埃默里大学的公共卫生硕士(环境卫生方向)项目主要是为热衷于研究环境因素和人类健康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学生开设的。该项目主要利用多样化的、综合的、学术性的研究和服务资源,为环境科学和健康提供独特的跨学科方法。该项目的学生会进行毒性机制、暴露科学、流行病学和生物统计学、疾病生态学和全球变化以及环境卫生政策方面的培训。学生毕业后可以胜任环境卫生领域的工作,成为政府、相关行业或学术界研究团队的一员。
学术背景及成绩要求:
1.至少修读过一个学期的本科生物和化学课程。
2.修读过统计学、微积分和有机化学的申请者占优势
3.国际生要通过WES认证
4.持有同等于美国四年本科的学位
GRE要求:
要求GRE成绩,但无明确最低成绩要求
IELTS/TOEFL要求:
TOEFL:不低于79
IELTS:不低于6
学制:
全日制两年制,共42学时
学费:
全日制$17,400每学期
国际生申请截止日期:
5月1日
序号 | 课程介绍 | Curriculum |
1 | 环境健康概论 |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Health |
2 | 暴露科学基础 | Foundations of Exposure Science |
3 | 人体毒理学 | Human Toxicology |
4 | 风险评估I | Risk Assessment I |
5 | 环境与职业流行病学 |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Epidemiology |
6 | 高级环境流行病学 | Advanced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
7 | 环境健康法律和政策 | Environmental Health Law and Policy |
8 | 环境健康研究设计 | Research Design in Environmental Health |
9 | 发展机制 | Proposal Development |
10 | 论文 | Thesis |
11 | 毕业设计研讨会:环境健康专家的技能 | Capstone Seminar: Skills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
12 | 实践应用(APE) | Applied Practice Experience (APE) |
1. 为什么选择埃默里公共卫生硕士?
主持人:师兄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学校和项目?
C师兄:第一,在毕达的推荐下,公共卫生(environmental health)是我本科专业中可以选择比较好的学校。 当时开始做申请提交材料的时候知道老师老师看了我的GT(G: 314, T: 98), 以及GPA, 给我列出了一系列选校list (i.e., USA: Emory, University of Florida, Drexel U,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Tulan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Georgia; Australia: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HK: Chinese U of HK)。对于更好的学校自己因为觉得本科一般也没有申请,当时比较幸运, 最后我申请的排名最高的学校给我发了Offer。
第二,申请MPH-Environmental Health of Emory University的原因是,在浏览学校网页时,我发现我之前所在的系虽然是做环境方面的,但也有穿插着Infectious disease ecology方面的研究,整个学院也有相关的Faculty. 还有就是之前的学院离 US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很近,据说有很多实习机会,于是就申了她。
第三,学校和专业有比较高的排名。
2. 项目介绍
主持人:师兄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包括项目的学习长度、培养方向、学习模块,师兄觉得这个项目适合哪些学生去读呢?
C师兄:这个项目的学习长度是从2016的8月到2018的4月,是一个“2-year program”
我们系的培养方向是:Air pollution (a lot of Chinese students and a few Chinese faculties), Chemical exposure, WASH(Water sanitation and Hygiene) 以及其他传染病方面的研究,MPH学生进了program后如果喜欢研究可以联系faculty看看有没有一起做研究的机会。
学习模块是:对于MPH student: 42 credits+ Practicum+ Thesis/Capstone. 学生需要完成42 学分的课程,然后完成一个实习(可以在中国完成,但建议在美国找),以及论文(想继续研究的可以选Thesis, 不喜欢研究想找工作的选Capstone(一种非科研型的文章)。
对于实习(Practicum),我们学院有一个叫Real的funding,国际生也可以用,不少人利用这个funding找到了实习机会,甚至找到了毕业后的工作。
对于论文(特别是Thesis),我建议得早点开始联系老师,因为若太晚联系老师老师有可能觉得因诚意不够不带你/不给dataset给你。
若有喜欢我们系研究方向的同学都可以考虑去申请,虽然是MPH(not MSPH),并非传统理解上的科研型的硕士,这个program允许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路(研究or就业)
3. 学习节奏与课程难度
主持人:学习节奏如何?课程难度大吗?课程难度主要是哪些方面?
C师兄:it depends, 个人认为进了program后跟紧系给的timeline按时毕业是没问题的。
在这个基础上节奏如何主要看自己,我们学院的特点是学费不按学分收费,交了一笔学费后想修多少课就修多少课。我个人因为本科一般,所以修的课一般比别的中国学生多。
对于科研的话系里面有很多adjunct faculty,你可以联系他们做科研;想找工作的话申到REAL award后可以找实习(有可能可以找到CDC的)。
总之毕业一般是没问题的,但不管是留美还是归国,我都觉得得多学一些,对自己未来着想。
课程难度上呢,你可以选水课轻松毕业,也可以选一些难的课有利于找工作/申博。
这个学院的一个好处就是你在一个系可以去选别的系的课,个人以后比较想用Epidemiology解决研究问题,我就选了不少Epidemiology 以及Biostatistics系的课,说实话, 若统计能力好的话,在美国是相对好找工作的。
在美国是相对好找工作的,我认识的几个留下来的朋友都是做data analyst的。对于本系的课程,也有不错的课程,都是由faculty自己设计的。
对于难度大的课程,个人觉得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的topic/methodology都比较新,也就是说比较紧跟时代,因为这边大多数faculty会更新讲义,融合自己的研究,所以学的东西都不断更新的,虽然有些课程比较难,但我觉得总体来讲给分都比较慷慨的。所以不用太担心gpa的问题。
4. 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
主持人:项目的教学模式是怎么样的?师资力量如何?与老师的交流接触多吗?
C师兄:基本是放羊式教育,因为系里面人比较多,因此faculty不会主动找你做科研。平时跟教授接触比较多的时间就是通过上课,如果自己找到faculty愿意带你做项目其实还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然后专业课(选修课)一般是小班教学,公共课(必修课)一般是大班教学。小班教学的好处就是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很近,老师都能叫出你的名字,有时候你需要推荐信(找工作)老师会帮你写或者博士申请的时候老师也会给你一些建议和帮助。
师资力量总体是强大的,除了在系里的教授之外还有很多adjunct faculty, 这些都是可以联系的资源,另外这边的教授很多人都跟CDC有合作,所以有一些潜在的跟CDC network的机会。我们学院的NIH funding(研究经费)全美排第五,也就是说可能有很多机会和资金来做研究
这边的faculty不会主动找你,但是你如果对一个教授的研究感兴趣的话他们都比较愿意offer you an appointment去讨论的,至于会不会让你跟他一起做科研,一般得看自己的能力以及教授是否缺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们学院相比硕士会更注重博士的培养,所以需要自身更加主动去联系教授。其实对于这点来说,很多时候想做研究都是要靠自己去找,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5. 班级情况
主持人:师兄硕士所在班级有多少人?其中中国学生有多少人?class profile怎么样?感觉身边的同学怎么样?
C师兄:我们系一级(没有班级)共有40人, 中国学生有5人。上课的话基本就是美国教育的风格,可以主动提问发言,有些课也需要小组group work,因为我个人的课比较少中国同学,一般都跟老美做group project.
身边的美国同学对国际生都蛮友善的(只要你愿意跟他们多交流),我和他们也会在学业上相互帮助。
6. 关于就业
主持人:项目就业资源如何?学院会提供什么就业方面的帮助?
C师兄:就业资源的话如果愿意做data analysis的话,不管在美国还是国内都有很多的机会的。之前说到过的REAL award(是一个先申请先拿到的奖学金)是一个还不错的帮助,我认识的几个留美的同学都是通过这个途径在学校实习,毕业后继续留校用OPT工作。
同时简历和cover letter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国内大学里面很少有讲到这些的重要性,也很少教我们怎么写简历,但是简历是一个反映我们自身条件的书面文件,一般面试官就是从一张纸来认识我们,我们学校有Career service,里面的staffs都很友善,Cover letter, resume都可以让他们帮忙改。
主持人:项目往届中国学生留在那边的人数多吗?最后都去了什么企业?回国的同学都是去哪里的呢?
C师兄:中国学生是我们学院人数最多的国际生,在Biostatistics系尤其多,在美国的同学毕业后很多用OPT继续留在学校,也有的进了企业做data analyst(但是不一定跟专业相关)。这一届回国的同学还在找工作,上一届的在国内的同学做跟生物医药的相关工作。
7. 校友资源
主持人:校友资源如何?校友网强大吗?
C师兄:还是蛮多Emory的校友的,尤其在学术圈子里, 比如说我现在博士生导师的一个合作伙伴就是之前我们系的老师,有这种network关系以后联系别人也相对容易。对于工业界的情况,我还是不太了解。但美国这边一般有如果认识的校友,若他们愿意帮忙内推的话,拿到interview还是比较容易的。
8. 关于博士申请
主持人:师兄8月会在University of Florida开始PhD的学习,研究方向是One Health,关于博士申请需要提前准备什么?读硕士期间有哪些做研究的机会,怎么去找导师做研究?
C师兄:对于美国学校申请形式的话基本跟硕士一样,所以在毕达老师带领下走一遍硕士申请对申请博士帮助很大。
对于申请的话觉得最重要的是套磁以及增加自己专业背景,这两点对于我比GT重要,最好的话利用研究生一年升二年级的假期做些课题,这样套磁的时候自己比较有底气。
我的建议对于申请中档的学校比较有用,因为据我观察比较好的学校比如Hopkins, Harvard由于申请人数太多、竞争太大,所以一般都让admission committee先刷一遍人之后再让教授挑。
我在硕士阶段做研究其实是有些碰壁的,一年级的时候联系了很多教授都没有available的project, 终于在二年级拿自己的数据找导师后导师愿意带我做thesis, 这个经历对我博士申请也很大。
找导师做研究的话我的建议是,因为像Emory这种学校厉害的学生太多了,很多人找教授,所以教授未必有available project for you。
但以我的经验就是被一个教授拒绝后不要放弃,坚持去找别的教授,一定会找到的。若有教授愿意带你做科研,个人得主动一些,因为教授带学生不是他的义务(不像博士生),要心存感激。
另外上喜欢教授课的时候主动些,发邮件找教授之前看看他们的publication(至少把abstract看了),这样的话教授会比较愿意supervise你。总之机会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9. 其他
主持人:对于你所在的学校,有什么你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吗?
C师兄:8月开始我将开始在UF的appointment,通过跟新学校faculty的交流,感觉对我个人来讲UF的资源会比Emory多。因为新的系相比原来的系小,人也少,这样的话,师生比会高一些。
当时我去PhD interview的时候系里专门给我安排了一个行程,甚至连午餐的种类自己都可以选择,见到每个教授都对我很关心,这是Emory的PhD无法得到的待遇(因为学院相对大,每个人都忙自己的东西,都没有时间相互关照)。
所以申请排名高的学校未必适合你,但你可能在排名相对适中的学校得到更多。